刘易斯密授KO艺术家维尔德 |
文章来源:侯旭 发布时间:2025-04-05 11:14:20 |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显著体现了这一点。 过多过细的任务分解,本以为可以更好地明确责任,迫使压力变成动力,但实际上压力没有变成动力,反而造成了整体无序。因此,在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为政策留有更多余地和弹性,政策考核方向是引导而不应过分追求指标化。 在严格的问责机制下,地方政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需要等文件、指示或者通知,否则就可能被判定为变通打折扣或乱作为,这种越来越大的岗位责任风险不由自主地导致地方政府的创造性行为全面收缩,而极端化、机械性的行为反而多了,不像过去那么有活力了。为了实现地方防控金融风险、承担主体责任的目标,地方就会把财政和金融统归一起,把地方国有企业平台机构和财政绑到一起,统筹使用财力。在事业单位体制里发挥人员创造性,释放创造性还有困难。如果很多政策出台没有考虑未来预算约束的条件,要么到时候做不到,要么地方财政乱套,增加财政压力,这是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的重大风险问题。要改变工程化思维,千万不要以为为了避免基层走样,顶层设计得越细越好、指标越多越好,这样一来反而可能带来严重问题。 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主题也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出台运动式政策提供了合法性,结果持久战打成了突击战。因此,各个部门出台政策应该有事前评估,要算未来财政支出的账,跟未来的财政能力匹配,形成一盘棋纳入未来预算统筹考虑。资本无法脱离经济循环独立存在,而是同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共同作用于经济循环,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没有资本就不可能获得经济增长,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正面效应看,资本持续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能够促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应充分激发各类资本活力,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推动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资本在扩大再生产中推动技术进步,强大制造业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树立市场稳增长的信心、决心和预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了不停地追逐利润,资本利用其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并结合同化渗透能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并在逐步获得主导权、支配权、控制权后将其改造成服从于资本增值逻辑的系统,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贫富两极分化。 当前,应排除各种干扰和羁绊,统一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的思想认识,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导向,依法推进资本治理,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行业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资本风险发现、处置和化解能力。再次,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资本所有者对公共资源直接使用,但并不具备投入或维护的自觉性,原因在于资本逐利的天性决定其不会在这方面进行自觉的额外投资,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就会引发逐利—破坏—再逐利—再破坏的恶性循环。资本在欠发达地区的扩张会缩短这些地区的发展进程,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无止境地追逐利润,资本进行着循环往复运动,有机组合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价值生产,在实现价值增值的同时,创造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生产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同时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也成为上世纪遭遇70年代滞胀之后新自由主义变革渐成大势、80年代引发全球性改革、90年代促成全球化浪潮的主要背景。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已经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4月6日又声明可能加息50个基点,而且可能是连续数次。而能源和重要战略资源领域正是目前全球供给扰动的发源地和重灾区。但疫情的反复恶化,使本来就根基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更加波动,而通货膨胀却愈演愈烈,逼迫政策选项迅速由扩张转向紧缩,这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供给扰动、增大通胀压力和加息周期的快速降临,全球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正在显著增大。 英国央行自2021年底迄今已经连续三次加息。2021年之所以实现补偿性复苏,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政策来支撑的。 首先是强烈冲击了全球能源、战略资源供应链。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由于俄乌两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更进一步加剧了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供给扰动。 因此,摆脱困境的路径不得不转向深层的体制甚至制度层面。同时,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不得不将缩减资产购买作为加速转向紧缩的重要路径,直至完全终止。滞胀困境加速世界变革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并存,导致多国宏观调控陷入顾此失彼的选择困境:摆脱经济停滞需要扩张,而扩张将加剧通货膨胀。前述俄乌冲突加剧供给扰动,更进一步增大了主要经济体尤其是欧洲国家的通胀压力。治理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而紧缩将加重经济停滞。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2年4月19日)由1月预测的4.4%下调至3.6%,此前联合国贸发会议已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上次预测的3.6%直接下调至2.6%,世贸组织也将上次预测的4.1%下调至2.8%。 在2022年3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美国主导的产业回归、强行脱钩和疫情导致的人流阻隔、物流阻塞,已经引发了严重的供给扰动。俄乌冲突加剧供给扰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供应链剧烈震荡,直接引发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滞胀。 经济复苏遭受严重损害 疫情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深陷衰退,3.1%的负增长创下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坏记录。但能否由此促成新一轮世界性变革,还需观察。 最后,俄乌两国是最重要的世界粮仓,战争爆发直接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危机。但由于供给扰动及其他因素影响,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国家,已经遭遇日趋严重的通胀压力。 面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主要经济体不得不收紧财政货币政策,将治理通胀作为优先目标,全球经济由此步入加息周期。爆发战事的俄乌两国,处于亚欧大陆空陆运输的枢纽地带。而遭遇目前的新滞胀困境,迫使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不得不从体制甚至制度,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层面,探求根本性脱困方式。再次是美西方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与反制,导致作为全球供应链顺利运转润滑剂的支付体系出现严重断裂。 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次是俄罗斯与美西方相互之间的禁飞、禁航,导致全球物流运输体系严重受阻。 必须提及的是,主要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政策转向,给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国际资本外流、本币大幅贬值、外债负担加重,都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其脆弱的经济复苏造成剧烈冲击。近期出现的诸多新动向表明,全球经济似乎又在重蹈半个世纪前的覆辙,陷入令人担忧的新滞胀。 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为主要特征的滞胀,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终结了此前长达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开启了此后以新自由主义为突出标志的世界性改革与全球化高潮。近期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欧元区通胀率从2月的5.9%飙升至3月的7.5%,创下欧元诞生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德国高达7.6%,西班牙更高达9.8%。 通胀压力逼迫政策转向 疫情暴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实施了力度很大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以缓解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复苏。一些遭遇严重通胀压力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也不得不调整宏观政策,步入加息行列。这也是主要国际机构近期纷纷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氖气是芯片制造的最重要原料,俄乌两国的产量要占到全球产量的70% (二)讲话内容 讲话对资本性质、资本形态、资本两重性、资本利润、资本市场、资本规则、资本治理、资本反腐等八个重要问题的明确阐述,是一次全面系统回答当前经济社会关切、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健康发展方向与政策的纲领性文献,是现代版的《资本论》。比如,当前为做好疫情肆虐环境下的就业与再就业,应当发挥资本的救急作用。 一、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八个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规范资本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规避风险 根据俄乌冲突中美西金融战的借鉴,规避资本健康发展的风险包括国外风险和国内风险:国内风险主要是外资控制风险,在吸引外资尤其是国际垄断资本时应牢牢掌握国有资本主权。限于《闲谈税语》宗旨与篇幅,本文仅就讲话作简要梳理,政治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问题尚未展开论述。 |
相关资料 |
如何祛痘最有效? |